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现状:产业链、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

健身器材,是辅助进行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的设备和工具,旨在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和柔韧度训练,锻炼各个肌群,从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。按训练功能分类,健身器材可将分为单功能器械和多功能器械两大类;其中,常见的单功能器械有划船器、健美车、跑步机等,主要用于特定肌群或身体部位的锻炼,多功能器械则一般包括扩胸器、深蹲架、卧推架等,能够进行全身性的锻炼。

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、增进民生福祉、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力量,健身器材行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一环,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。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,鼓励民众参与体育锻炼,提高国民身体素质,为健身器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
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,我国健身人群范围不断扩大,主要呈现出由中间年龄段逐步向“一老一小”两头扩张的趋势,健身全民化趋势显著。2021年,中国健身人群规模已超3亿人,渗透率为21.5%,且仍存在上行空间。

产业链方面,上游市场主体为各类原材料供应商,他们提供钢材、橡胶、塑料、金属钣金件、马达、电子显示器等原材料;中游则是健身器材的生产供应环节;下游为健身器材的销售渠道,包括但不限于实体专卖店、商超、电商平台等,同时,健身器材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,如家庭、健身房、公园等。

近年来,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,国内健身热潮日益高涨,消费群体成熟度及健身意识逐步提升,健身器材市场持续升温,行业规模稳健增长,2023年的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已增至348.08亿元,其中,跑步机占据了市场主流地位,约占总市场份额的一半。

2023年,中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484.05亿元,产值约512.32亿元,总资产362.31亿元,利润约为22.79亿元,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,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平稳,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
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,是国内领先的科学运动服务商,亦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健身器材和展示架制造企业之一。2017年,舒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“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”;2017-2023年,舒华连续七年获评“中国轻工业健身器材行业十强企业”。2023年,舒华体育营业总收入为14.22亿元;其中,健身器材实现营收11.1亿元,毛利率为28.85%。

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
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130 4163 9288
返回顶部